个人信息

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
姓名: 袁成达
领域: 企业战略  运营管理  企业文化  资本运作  商业模式 
地点: 北京 海淀
签名: 吃尽千辛万苦
走遍千山万水
说尽千言万语
想尽千方百计
  • 博客等级:
  • 博客积分:646
  • 博客访问:1769337

专家文章

袁成达教授:农业是经济发展的重头戏 2013-12-16

标签:

 农业是经济发展的重头戏

—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
 文/袁成达教授
  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,科学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,系统总结了一年来中央在加强、深化和创新宏观调控方面的经验,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、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。
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,首要任务是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,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。新型粮食安全战略确立了“口粮安全”和“质量安全”两个重点,强调保障口粮“绝对安全”,要把饭碗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,同时,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更加注重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。
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,粮食是天下头等大事。我国是农业大国,有九亿农民,有13亿人口,粮食安全一直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,这是由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所决定的。粮食如果出了问题,那将是中国面临的最大的也是最头痛的头等问题。同时作为最基础的商品,粮食对宏观经济稳定有着重要影响,口粮供给、粮价即使轻微波动,都将冲击整个宏观经济。习总书记曾经提出,“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,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。”
  饭碗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,要坚持数量质量并重,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,转变农业发展方式。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,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,加快农业科技进步。
  中国人多地少,守住耕地与粮食安全红线,这是国泰民安的首要环节,说它是“定海神针、安国重器”也绝不是夸张。对于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,近年来多有非议,一再贬低坚守耕地红线的决定,一心要突破耕地红线,反对粮食自给,主张对外买粮保安全,如此以来,必将会对我国农业和粮食安全造成恐慌和混乱。
  1128日,习总书记在山东农科院召开座谈会,听取农业专家、农业主管部门、基层干部的意见。明确指示:“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。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,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。历史经验告诉我们,一旦发生大饥荒,有钱也没用。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,要坚持立足国内。”
 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:“谁控制了石油,谁就控制了世界。谁控制了粮食,谁就控制了人类。”
  中国历史上曾上演过“服帛降鲁梁”、“买鹿制楚”的围绕粮食问题的战争故事。春秋时期,齐国本是一个海边的小国,初封地时不过方圆百里,而且很多是不适合粮食生长的盐碱地,粮食产量和人口都不多。但齐国在短短数年间,却发展成为东方的经济强国。这与齐国的宰相管仲的粮食战略有很大关系。
  中国历年的1号文件都是三农问题:农村、农民和农业生产问题。农业生产上不去,整个国民经济就将受损。所以,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根子,粮食是流动全身的血脉。因此,中国人的饭碗必须装自己生产的粮食,粮食问题解决不好,必将威胁到政权的稳固,社会的稳定,人民的幸福,历朝历代莫不极为重视。

推荐
吃尽千辛万苦 走遍千山万水 说尽千言万语 想尽千方百计
类别:总裁解读 |   浏览数(1427) |  评论(0) |  收藏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

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,目前已输入 0 个字。
表情 [更多]
匿名评论
登陆账号: 密码: 找回密码 注册
看不清楚,换一张

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,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。